科研设计,讲求精准,即同时控制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追求更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打靶为例:
下面一组图,上图为系统误差(准确度),下图为随机误差(精确度)。
在上述基础上,将问题进一步细分:
于是,就谈到了科研设计最高端的一点东西,三大常见偏倚。通俗讲,偏倚,就是指影响你估计准确性的东西,让你回回打靶都朝某个特定方向偏的东西。
控制偏倚是技术活儿,也是最能体现审稿人,答辩委员能力的地方。如果实在控制不了,在讨论中自曝短处,也可以让他们无话可说,但若你偷偷的避而不谈,遇到真专家,可就不好过关了。
这三大偏倚,以后再继续详细阐述。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都是老生长谈的问题了: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本来是有动画的):
完全随机设计:
配对设计:
配伍组设计:
交叉设计:
交叉设计要求同一个对象,既要做实验组,又要做对照组,中间还要休息下(避免它自己也忘了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洗脱期)。
析因设计:
然后他们各自又有一定的优缺点:
临床研究,名气最大的就是RCT了,随机对照试验。
高大上的东西,我一贯都是不愿意讲的。除了Trial,用的多的,就是观察性研究设计了。常见以下几种:
依次介绍下(原来也是有动画的哦~):
Case Report:
现况调查,就是常见的调查型文章:
调查就涉及到样本获取,抽样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这种研究实施的难度并不高,但高大上的名字使其尊贵很多,多找几个患者,回顾一下病史,便是一篇文章。
注意图中箭头,研究时从右向左展开。过去靠回忆,即是上文提到的,信息偏倚。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近几年在国内也是雨后春笋般。。。研究质量就不评论了,但国内学者确实有钱了。
几个经典研究讲完了,后面就是一个比较,不同研究的身份地位是不同的。
但其实有一点是永恒的:你作为一个研究者,付出的努力越大,证据级别就越高。
——这句话是我自己说的,不用给我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