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设计对于临床医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汇,常常出现在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必经之路上。有研究者一直关注细节,忽视了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将一些方法理念误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无论何种层次的研究者都不应忽视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期就为大家梳理医学科学科研设计中的四大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和均衡原则。
1、对照原则
1.1对照的意义
有无正确的对照直接影响着科研成果以及论文的质量。决定大多数研究都是以发现、比较差别为目的,而设置对照组恰恰是比较的基础,是发现有意义差别的保障。对照组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通过对照可以排除自然变异和非干预因素对于观察结果的影响。①排除自然变异的影响。即排除研究对象生理、病理的自然波动以及疾病自然的恢复好转或者加重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比如感冒、早期高血压等疾病,不经过治疗也是可以自愈的。只有设立对照组才能够发现研究结果是否是由于干预产生的治疗效应。②消除非处理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非处理因素是指除了处理因素之外能够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很多,一般有试验条件和环境因素,也有研究者自身的条件等。要想在单组的试验中将非处理因素剥离出来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设置对照组就十分有必要了,通过组间能够抵消掉非处理因素对于试验效果的影响。
1.2对照要遵循的原则
正确合理的对照需要符合以下几点基本的原则,才能够正确的发挥对照组的作用,否则反而会将结论引向错误的方向。①组间一致的原则。首先是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要尽量保持一致,其次研究条件也要保证没有显著差异,结局的测量在两组间保持一致,再者时间上两组间要求尽量同步进行。②消除心理影响的原则。尤其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中,心理对于试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我们可以采用盲法以及安慰剂来避免心理的影响。③各组试验例数相等的原则。在研究设计中常出现对照度例数显著少于实验组的现象,但是统计学理论表明,各组的例数相等时组间合并误差较小,差值显著性也越高。④自身前后对照要谨慎的原则。只有评价指标及患者不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是才能够实施前后对照。
1.3对照的常见类型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如使用一种新疫苗预防某种传染病,对照组不接受这种疫苗也不接受其他疫苗。最后比较这两组血清抗体以及发病率的高低,对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
试验对照:是指给对照组施加某种干预因素,但不是要研究的干预因素。如要比较甘草糖浆的止咳效果,设立了甘草水剂为对照组。
标准对照:不设对照组,而是用标准值或者正常值作为对照。例如研究某一退烧药的治疗效果,常以正常人的正常体温作为对照。
自身对照:试验和对照在同一受试对象上进行。比如研究某一降压药的效果时,将用药之后与用药之前的血压值进行比较。
相互对照;是指实验组间进行对照。例如同时研究几种药物治疗某一疾病,对照他们之间的疗效。
历史对照:是指将本人或者他人过去的研究成果作为对照。一般不建议使用此对照方法,只有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时才可使用。例如一些恶性肿瘤,前人均为将其治愈过,可以将其作为对照组。
2、随机化的原则
2.1随机化的目的及意义
在试验分组中使用随机的方法能够保证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样的机会被分到各组中,可以避免选择性偏倚的产生。另外一般数理统计分析都是基于随机化的基础之上推演出来的,所以随机化也是统计处理的需要。
2.2随机化应用的情形
研究者在对研究对象分组、施加各组操作的顺序、实现试验组间非处理因素和条件组间均衡等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随机的方法。
3、重复的原则
3.1重复的意义
科研设计中的重复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重复试验或者平行试验,另外一方面是指样本量的大小和和重复的次数。在试验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样本量的问题,样本量不足将会导致指标的变异度较大,研究者对视试验的把握度也较低。但是研究样本量较大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样本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资料的性质(一般计量资料比计数资料样本量要少些)、误差的大小(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也越大)、样本均衡(样本均衡时所需的样本量少些)、处理因素效应强弱(干预效应越强样本量需求越少)。具体样本量估算的方法将会在今后的内容中为大家奉上。
4、均衡的原则
4.1均衡的意义
均衡是指试验组与对照组非处理因素的均衡一致。均衡直接影响着组间的可比性,能够使试验更真实的反映出干预效果,减少非处理因素对于干预效果判断的影响。
4.2均衡常用的方法
交叉均衡:是指在试验单元中包含了试验组和对照组,以是两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
分层均衡:是以非处理因素为分层标准,再结合分组将受试对象所具备的分处理因素均衡。
通过面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科研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之间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搭建一个科学研究的框架,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